高校教师勇担使命,迈向教育新征程

时间:2024-12-04 11:04:20来源:文学院 郭一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我们高校教师的前行之路点亮明灯。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要求我们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下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某些西方国家妄图通过文化渗透、教育理念输出干扰我国人才培养进程;面对科技革新带来的教学模式巨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挑战传统授课方式;面对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诉求,以往单一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需求。这“三个面对”,督促我们革新教学理念与手段。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等,激励高校教师成为学生成长引路人。在日常教学里,这意味着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塑造学生正确“三观”与健全人格。

  《人才工作论述摘编》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作为人才汇聚、培育的高地,我们教师身负发掘、培养专业人才重任。一方面,自身需对标“六个必然要求”,提升专业造诣,紧跟学科前沿,用深厚学识吸引、启迪学生;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助力他们成长为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经济、科技、文化等多元领域协同发展,急需大量跨学科、创新型人才,高校正是输送这类人才的“摇篮”。

  身为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要扎根三尺讲台。精心备课,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让课堂内容“活”起来;耐心答疑,做学生学术困惑的“解铃人”;用心指导实践,带领学生投身科研、企业项目,锤炼实操能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在全面深化改革棋局里,它盘活教育资源配置。充足的科研经费、先进教学设施流入高校,为教学科研工作筑牢物质根基;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因之愈发紧密,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良机,让人才培养契合市场需求。

  展望前路,我们高校教师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笔,以课堂为纸,书写教育奋进篇章。把个人职业理想融入国家教育大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输送“新鲜血液”,助力人才强国梦早日成真。我愿与诸位同仁携手同行,共赴教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