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领悟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党和人民的双向奔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此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首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然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了其他领域和方面的改革,最后强调了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以及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此次会议有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也有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提出的新改革举措,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改革开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再出发。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被确定为最基本的要坚持的内容之一,和四项基本原则有着比肩的重要性。同时改革开放还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大踏步追赶超越的关键一招,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实践基础,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切实可行的路径参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回望来时路,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深思熟虑后的正确决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模仿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体制本身的弊端随之暴露:管的过死过严,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不高,经济严重缺乏活力。这些弊端直接导致了生产力发展速度缓慢,水平不高,体现在人民生活上就是温饱不能解决,科技、教育、医疗、卫生落后,这是现实,更是国情。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在认清国情的基础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明确了我国“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进而认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于是就有了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思路,根据经济发展要求实施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社会民主、文化体制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挥着聪明智慧,挥洒着勤劳汗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激荡前进,留下了华彩的乐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使得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保障了人民民主,标志着国家政权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科技创新和工业化领域,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动力,例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领域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人们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人民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成为显著特点。
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和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党和人民的双向奔赴。
从党的执政视角出发,中国共产党推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敢于在历史的重要关口做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重大决定,并且带领人民坚定决心,坚定方向,坚定勇气。同时,中国共产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生动诠释。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一决策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定贯彻,更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实践验证
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我们积极响应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政策和决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踏踏实实跟党走,大刀阔斧放手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国家和集体都放在了自己前面充分的说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爱党爱国,顾大我的情怀。苏南模式下,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温州模式下全国第一个专业市场形成,第一座农民城建成,“小商品,大市场”特点是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生动写照。还有共和国的小儿子深圳,也用自己漂亮的成绩单回馈了祖国母亲的特殊照顾。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从此,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深圳人民也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如今的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小渔村跃升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这背后是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坚定执行,是对党和国家的无条件拥护和深沉的热爱。